遭遇文化的尴尬

    先来讲几个发生在近两年的故事。

    故事一:2005年,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的第一轮“中华和平”号即将在上海完工。连战夫人连方瑀女士应邀出席了这艘巨轮的命名仪式。上海的一家媒体曾作了这样的报道:

    “祖国大陆为台湾打造的首艘巨轮‘中华和平’号的命名仪式,将于今天上午950分在沪举行。而今天下午,这艘‘象征着中华民族和平的希望’的巨轮将乘风破浪,向首航地南非理查德湾进发。

    据透露,‘中华和平’号命名人连战夫人连方瑀女士除了宣读命名辞和完成‘掷瓶’仪式外,还将用自己精心拟就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表达她再次来沪为新船命名的感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唐代诗人王湾写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诗,全诗是这样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唐诗并不算偏僻,流传最广的《唐诗三百首》就有收录,翻检一下查出作者只是举手之劳,大概这位记者先生平时很少接触古诗文,才闹出了把唐人诗句安到今人头上的荒唐事。

    故事二:200511月,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遗”成功的消息传到韩国之后,江陵市长与五百多名江陵市民敲响了悬挂于市政府广场上的临瀛大钟,并举行了传统的农乐演出和焰火表演,以示庆祝。

    端午节传入韩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以江陵为代表的“端午祭”文化深深地打上了韩国文化和民俗的烙印。每年在江陵市举行的“端午祭”历时长达一个多月之久,是融儒教、佛教、巫俗等为一体的传统祭祀活动,由祭礼、表演、商人集市等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祭祀仪式,它完整地保存了韩国传统祭祀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在此期间,出现了重视西方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韩国文化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将使民族文化逐渐枯萎失传,使民族精神受到抑制。于是从60年代开始,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受到了重视,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被作为“无形文化财产”保护起来。1962年,韩国还颁布了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财(产)保护法》。

    1960年,韩国中央大学的任东权教授发现江陵市举行的端午祭活动非常有特色,于是撰写了调查报告,向文化观光部申请确认其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由于评委们对民俗文化缺乏了解,任教授一个个找评委介绍情况,直到1967年,“江陵端午祭”才正式被列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得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到目前为止,韩国指定的国家无形文化遗产一共有100多个。获得认证之后,祭典中的音乐、器物、礼仪,特别是操办祭典的民间艺人,都会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援助。

    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消息传到端午节发源地的中国,引起了国人的很大震动。

    ……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所遭遇到的这些尴尬,不仅仅是某个人的,而是中国大陆整个社会的尴尬,是中国文化的尴尬。

    曾有人大胆地预言,在五十年后,会有一场国际诉讼: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的祖先,我们中国人不答应。然而,审判官手头的证据确凿:韩国人突出的表现是孝养父母、礼敬他人。而中国年轻人崇尚的是把头发染成多种颜色,喜欢的是麦当劳、肯德基,证据不足,最终败诉。

    我们一直在自豪地讲,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当世界其他三大文明消失在地平线之外时,惟独我们中华文明绵绵长流。然而今天我们在怎样对待、怎样礼遇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呢?针对韩国端午祭申遗的成功,曾有媒体在小学生当中做过一个调查,知道端午节时间的所占的比例只有20%,而知道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形式所占的比例更小,更加微乎其微,而对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洋节日,很多孩子却能如数家珍。很多父母不再给孩子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这些优美的神话故事了,孩子们都在争读“哈利·波特”。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如果不知道周杰伦就要受到全班歧视,但说起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提起《论语》、《春秋》却可以心安理得地一脸茫然……

    与这种尴尬相对应的,则是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趋白热程度的中国文化热。中国文化正以其浑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素材宝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目光。

    在日本,以“三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统称“三国志”,《三国演义》也被称为《三国志演义》。可以说,日本正在全面开发以《三国》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化资源。日本人非常喜欢三国系列书籍,在书店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三国演义》的正史,还可以看到有关三国的小说、漫画、研究著作,甚至录像带、光盘、游戏卡等都有“三国”的印记。横山光辉出版的漫画《三国志》一套就多达40多册,《三国志》系列游戏有《三国无双》、《真三国无双》、《三国志英杰传》等10多个版本。有的网站以三国人物、兵器图案等为素材,设计出T恤衫、提包和装饰品出售。一家叫“赤兔马”的网站销售的孔明扇、赤兔马、孔明灯和青龙偃月刀等饰品都是热门商品,尽管价格不菲,但是卖得很火。

    在日本的图书市场上,“日本版中国历史小说”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最受日本人欢迎的“正宗中国书”莫过于经典古籍,其中《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就占到了中国书出口日本的大部分。在日本人眼中,这些中国的国粹本来就是“东洋人教养的根干”,通过中国古籍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最近,儒家经典更是引起了日本读书人的极大关注,就连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日本软银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北尾吉孝也将儒家经典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北尾著有《从中国经典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一书,他说,孔子的著作要反复阅读,不断加深理解,当一个人感到困惑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日本的舆论认为,中国古籍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化的动摇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儒教在韩国欣欣向荣,大部分韩国国民遵守严格的儒教习俗,尤其在近年日渐倾向于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中,儒教的价值与智慧更受人们瞩目。韩国至今保留着一所以儒教精神为办学理念的高等学校:成均馆大学校。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所儒教大学。它在维系儒教的传统和对社会(特别是青年)进行儒教教育上起着特殊的、重要的作用。该大学的《定款》(章程)中,关于办学目的的条款里,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学校是根据大韩民国的教育理念和儒道精神实施高等教育为目的的。”

    韩国儿童从小普遍阅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感受中国文化和历史,其中《三国演义》尤受欢迎。韩国青年中流传着“没看过《三国志》就不算男人”的说法,韩国企业更是把《三国演义》中的方略运用于企业管理。

    在美国,神奇的中国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如今遭遇“审美疲劳”的好莱坞已经开始了“中国题材”的挖掘工作。继动画片《花木兰》书写银幕奇迹之后,美国片商正准备把更多的中国经典搬上好莱坞的电影舞台,《杨家将》、《西游记》、《天仙配》、《孙子兵法》都将很快贴上好莱坞的标签。

    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怎样来阐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可以肯定,他们可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会在其中流失殆尽,他们把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中国经典题材的瓶子里,然后又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考虑到当今美国电影的强大攻势,很多孩子只看美国的大片,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这种文化入侵带来的后果,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

    无论是面对日本,面对韩国,还是美国,我们都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守着一座文化的宝山而却看着被他人利用?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做些什么?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火种,是我们民族联系的纽带,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厚基石,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英雄豪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奇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或是在将来,民族文化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影响,扮演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来保护、来继承、来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我们的民族性格。植根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土壤,我们的民族才能根深叶茂,才能受到世界的尊重。为了中国文化的不再尴尬,为了整个民族能够创造明日的文化辉煌,每个家庭到了应该行动起来的时候了。

出处: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发布《中国家庭教育第一方案》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43289号-8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备案 海1101084571

版权所有 北京育灵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82896103 传真:010-82896104

Copyright © 2002-2024 www.elight.cn, All Rights Reserved